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观点
老家农村记忆中的腊月赶年集民俗 郑州欢河家园小区业主喜迁新居
2020-01-03 17:52:33 | 作者: | 来源: | 我要分享

  推荐阅读:深耕中原做良心地产,河南东方宇亿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郑州欢河家园小区安置房项目完工,业主喜迁新居。
 


  河南文化产业网1月3日消息:来到卖小玩意儿的街口,女孩一般会挑选一些喜欢的头绳、指甲油、小手绢等,而男孩就直奔鞭炮市,买一些洋火鞭、窜天猴、小摔炮等。这真应了“闺女爱花,小子爱炮”的那句俗语。

  □王桂芳

  小时候,在老家农村,年底需要添置器皿用于春节家里来客使用,购买工具开春备用,祭祀祖先需要准备丰盛的供品,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小酌需要可口的菜肴等。在这些大事面前,年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村是个集市,进入腊月之后,赶集的人就多起来。在腊月二十一、二十六被人们称作乱市集,赶集的人潮达到高峰,几乎是摩肩接踵。地点是村子中央的两条“十字街”,摊位往往自发向边缘延长。

  占摊位是我们在集市中最有成就的工作。天还没亮,我们早早地起来,拿上几段绳子,或者是没用的纸板子、笤帚苗子,急匆匆地向街边的有利地形冲去。等来出摊的货主相中这块地方,我们会和他用报酬相换,有时还会互相讨价还价。几番较量,总有一方妥协,不是我们挨不了冬天的干冷,就是出摊的着急摆货。

  巧妹的家正处于最繁华的街口,这对她来说无疑能获得可观的收入。一个卖鞋的年轻人来得早,率先选中了这块宝地,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后敲定十元钱成交。那个年轻人却说要等集散了才付钱,并许诺可以多给两块钱。后来才知道,开市的人比较忌讳没开张就钱财外走。果然,散集后听说巧妹不但如愿得到了十二元钱,那个年轻人竟然还送了她一双靴子。

  临近中午的集市最热闹,到处熙熙攘攘。卖鱼的,卖肉的,卖菜的;卖布的,卖衣服的,卖鞋子的;卖锅碗瓢盆的,卖针头线脑的,卖年画贴纸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们在穿过菜市场的时候,被拥挤的人群夹了起来,几乎双脚腾空。一番挣扎后,只好从大人的腋下挤出去。

  来到卖小玩意儿的街口,女孩一般会挑选一些喜欢的头绳、指甲油、小手绢等,而男孩就直奔鞭炮市,买一些洋火鞭、窜天猴、小摔炮等。这真应了“闺女爱花,小子爱炮”的那句俗语。

  直到下午五点钟左右,街上才空旷起来。满街的菜叶子、纸盒子、甘蔗渣儿、糖纸,稀稀拉拉的人也在忙着收拾东西。此时,大街上有了退潮后的清冷。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受各大购物商场和大型超市的冲击,露天集市变得日益萧条。人们的确都能在温暖的室内购物,不过那带着寒意却充满着欢声笑语的街市,却时常走进我怀乡的梦里。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

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