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观点
子初湿巾丫:鹿邑妈糊的童年记忆 老摊主甲醛如蒙古长调的叫卖声
2020-08-17 11:21:20 | 作者: | 来源: | 我要分享

 作者:子初洋甘菊婴儿手口柔湿巾小掌柜

在外多年,愈加珍视生我养我的故土。虽每日奔忙,一年也难得回老家几次,但魂牵梦绕的,依然是我童年的故乡。鹿邑,这个豫东古城,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更因为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李耳,而蜚声中外。

与朋友闲侃,我每每都多加一句:鹿邑,是老子的故乡!

几乎没有例外,所有听见此话的朋友都会吃惊地抬起头看我,以为我在占他便宜。每当此时,我才会猛然意识到,老子,在俗语中也是父亲的意思。赶忙解释:李耳,太上老君,并非令尊的意思!

半真半假的占过朋友的便宜,也不忘说一句,哪天到我老家,请你喝鹿邑妈糊!

在鹿邑之外,很少有人听说“妈糊”这个食品,从字面上看,肯定能联想出是一种粥品,但光听语音,则很难分辨出属于哪类食品,更极少有人喝过。

记得小时候,在鹿邑东关吊桥,有个卖妈糊的老汉,名字很特别,叫甲醛,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字。五旬上下,常在夏天光着膀子,浑身晒得黑红,常常掂着长柄的木勺冲着过往的行人吆喝:妈糊子------喝去!

老汉的吆喝声音洪亮,回音悠长,在清晨淡薄的雾气中,混合着妈糊、油条的淡香振聋发聩,甚至会吓出行人一个激灵。但过后就是长久的开心。老汉的吆喝就象驴叫,别具特色。“妈糊子”三个字喊得字正腔圆、高亢入云、余音悠长,足足持续一两分钟,但“喝去”两个字却由高音陡转直下,跌到低得不能再低的低音,低音低到极致,就只剩吐舌头吐出来的舌音了,听起来就象驴吃饱了打的喷,特别容易触动人的笑神经,让人不由自主的开心发笑。

好多行人也不是真心的饿,就是为了多听几声吆喝,才坐下来要碗妈糊,来两根油条,细品慢尝中,聆听那种别具一格的吆喝。

关于妈糊,我个人觉得应该起源于元朝末年,其名称及制作工艺均更符合元朝特点。但据民间传说,其起源却跟老子有关。有一年,鹿邑遭遇大灾,人们吃不饱肚子,眼看有人饿死。老君爷怜悯众生,托梦给村民:吃稠不如吃稀。人们按老君爷的指点,把大米、黄豆、玉米,各种五谷碾碎了,碾成细细的粉,加水煮熟成糊状,不仅香而松软,而且更能充饥。先民在神仙的庇护下,过了那个灾年,因感念老君爷的恩德,便把这种吃法保存下来,作为日常的饮食,取名妈糊,意思是,这是只有母亲才能给予的味道和关怀。

多少年过去了,卖妈糊的老汉恐怕早已作古,但那种独特的叫卖声却如留声机般,永久刻在我的脑海。每当消沉难过时,我都会想起那种叫卖声,逗自己一笑,重拾信心,继续踏上人生的征途!

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