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综合
戚建庄编著《成语河南》之诸子百家老子篇
2021-01-17 11:10:45 | 作者: | 来源: 农村新闻网 | 我要分享

 

戚建庄编著《成语河南》

之诸子百家老子篇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也称老聃,河南鹿邑人他是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化身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时期,他在周朝洛阳担任守藏史(图书馆馆长)。他在函谷关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全书仅五千言分为上下两,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下篇德经,他认为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无处不成语,且被后世沿用至今,对中国思想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老子的成语基本上出自《道德经》。

 

 

玄之又玄

 

玄之又玄   玄:深奥不容易理解。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和难以理解。现多用于对深奥莫测的理论的评价。

出自《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为:“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但它并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的,但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例句:

1﹑他讲的道理道理真是玄之又玄,我们很难搞懂。

2﹑在日常生活中,玄之又玄又被简化为玄乎:他玄乎得很,经常出怪招,让人难以捉摸。

 

 

有无相生 无中生有

 

有无相生 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无中生有 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无和有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

天地万物属于有形的物质,而道是恍惚寂寥的,无声无形的,因为道是世界的本原。这里,老子揭示了万物有和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规律。

人们经常用有无相生无中生有的道理来励志。其实,在现实社会中,有无相生的例子俯首皆是: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变为世界大都市,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这些从无到有的变化,是通过国家的好政策和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实现的。如果失去了这些条件,好逸恶劳,坐吃山空,有可以转化为无,富强可以走向衰落。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

例句:

1﹑有无相生,只要勤劳肯干,就能改变贫困面貌。

2﹑弄明白了有无相生的道理,你就会振奋起来,坦然快乐。

    3﹑明·施耐庵《水浒》第三十四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量花荣如何肯反背朝廷?实被刘高这厮无中生有,官报私仇,逼迫得花荣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权且躲避在此。”

4﹑《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所为。最是无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

5﹑清·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圈儿信》:“有好事者题一词於其上……无中生有,令人忍俊不禁。”

6﹑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你别无中生有,拿愫小姐开心。”

    

 

 

功成不居 功成身退

 

功成不居 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为而不为,乃老子倡导无为观的核心思想。

功成身退 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洞悉人生和人性,哲学思想博大深邃。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发生运行的规律,总是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中。事物的发展不会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状态(生而不有),也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为而不恃)。想要违背自然规律硬生生地要停在某一个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一旦功成,那么环境、条件都已发生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功成身退。

人世间,谁人不想拥有权力和地位、财富和荣耀。但历史事实则是残酷的,许多英雄人物和富贵荣华结局无一不烟消云散。老子的为人之道是:盈满状态要适时停止;锋芒锐势要及时放弃,伴随富贵骄横而来的,是天灾人祸。聪明的人要见好就收,功成身退,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例句:

1﹑唐·白居易《与崇文诏》:“威力无暴,功成不居。”

2﹑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功成不居终之。”

3﹑《清史稿.卷四○五.曾国藩传》:“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如畏。”

4﹑汉朝刘邦的谋士张良,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立即功成身退,做了陈留侯。

5﹑三国曹操的谋士徐庶以及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都是功成身退,令人敬仰。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方法。引申为对他人有宽恕之量,对谤语有忍辱之量,对忠言有虚受之量,对事物有容纳之量。

出自《道德经》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意思是: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解脱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

和光同尘是一种处世态度,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解释为挫掉自己的锋芒,解脱自己的纷扰;蕴藏自己的光彩,混同自己于尘世之中;这就叫做高深微妙的玄同。所以既不可能跟他亲近,也不可能跟他疏远;既不可能使他获利,也不可能使他受害;既不可能使他尊贵,也不可能使他卑贱,因此,就为天下人所重视。

例句:

1﹑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象杜九皋他们不是在走这样的路吗?表面上和光同尘,骨子里灭满兴汉。”

2﹑《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 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亦作天地仁慈。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祭祀时用的牲畜。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这段话字面意思为天地并不仁慈,只是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灵魂的草扎成的狗。但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老子在这里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天地公平。既然天地视万物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贵贱分别。因此,天地对待世间万物是一律平等无私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抑或为: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例句:

1﹑人们的生活里,很少用天地不仁这个成语,一般都认为天地是公平的。

2﹑天地仁慈,好人有好报。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长、久:均指时间长久。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老子是用道推论人道,既然天地无私,那么身存而谦退也是自然的。他歌颂天地,认为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人道应效法天道。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

例句:

1﹑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唐·杜审言《大酺》:“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3﹑宋·李仲光《鹊桥仙·自寿》:“诗书万卷,绮琴三弄,更有新词千首。从今日日与遨游,便是天长地久。”

4﹑明·高濂《玉簪记.第十九出》:“天长地久君须记,此日里恩情不暂离,从此后情词莫再题。”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上善:至高。水:没有生命体,清澈透明,与万物无争,却能自然地由高处流往低处,也可以安静自然地汇集于一处。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老子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它没有固定的形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它没有周定的色彩,黄河是黄的,大海是蓝的;它没有固定的居所,沿着外界的地形而流动;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多变,或为潺潺清泉,或为飞泻激流,或为奔腾江河,或为汪洋大海;它川流不息,却没有穷竭之时。永远都是坚毅谦逊、刚柔相济、宽厚奉献的。如水之善,自然之善,非用心之善,才是至高无上真善。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例句:

1﹑几乎所有向善的人都崇尚上善若水,不少人在家里或在办公室里都挂有上善若水字幅,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上善若水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需要勤学苦练。

 

 

  

 

目迷五色

 

目迷五色 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自《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

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就是老子告诉给我们的生活真谛。世间有多少男女目迷五色,走上歧途,堕入深渊。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宋徽宗的悲惨结局是最好的阐释: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重用奸臣,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导致了方腊、宋江起义。最后被金军俘虏,囚禁9年而死。

例句:

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慎卿先生此一番评骘,可云至公至明;只怕立朝之后,做主考房官,又要目迷五色,奈何?”

2﹑现实生活当中,长者也会引用这个成语教育孩子:花花世界,眼花缭乱,绝不能目迷五色,葬送了大好前程。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 宠辱:荣宠和侮辱。惊:惊恐。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就褒义而言,可解释为: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要得意或沮丧。

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意思是: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在这里,老子强调了贵身的思想以及宠辱对人身的危害。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只有经历过宠辱且能够正确对待宠辱的人,才有尊严和完整独立的人格,才可以委以重任,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例句:

1﹑王夫之的《老子衍》:“辱至则惊,去则洒然矣。宠至则惊,去之又惊,故较之尤劣。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

2﹑司马光的《道德真经论》:“为士者以道德为上,爵禄为下。上案也,下辱也。中人乃宠荣辱,操之则粟,舍之则悲。”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听而不闻 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

这两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意思是: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这是描述“道”体和运用“道”的规律的。“道”虽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运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成语。

例句:

1﹑这个孩子好动不用心,干什么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多大发展前途。

2﹑老人家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是大本事,怪不得健康长寿。 

 

 

涣然冰释 虚怀若谷

 

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虚怀若谷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这两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意思是: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例句:

1﹑曹靖华《飞花集》:“其实,如果了解当年具体实况,任何疑惑,都会涣然冰释了。”

2﹑这个人心胸宽阔,什么疑惑到他那里都会涣然冰释,从不计较,从不结怨。

3﹑清·陈确《复吴裒仲书》:“读教益,知虚怀若谷,求益无方,弥深感叹。”

4﹑谢觉哉《团结、谦虚、进步!》:“善于领导大的或者小的事业成功的人,没有不是虚怀若谷的。”

5﹑孙犁《澹定集·金梅序》:“在研究作家和作品时,理论家要虚怀若谷,不存成见。”

 

 

 

 

 

 

绝圣弃智 少言寡语

 

   绝圣弃智 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

少私寡欲 寡:少;欲:欲望。减少私欲之意。 

这两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绿色通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意思是: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就不会有烦虑。

例句:

1﹑绝圣弃智只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表述而已,从历史上看,无人可以做到。

2﹑《庄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

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血匮。”

 

   

 

相差无几

 

相差无几 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亦作相去无几。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意思是:礼貌客气的回答和轻慢敷衍的回应,都是回应,两者差别能有多少呢?美貌和丑陋、善良和凶恶,这两者真的相差很远吗?

相差无几还可以解释为:大同小异或不相上下。老子在这里并非是要模糊美与丑、善与恶的界限。从表象上看好像没什么区别,但从道德层面而言,美与丑、善与恶是截然不同的,是天差地别的。否则,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而治就无从谈起。

例句:

1﹑宋·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二者皆非良法,相去无几也。”   

2﹑两个球队相差无几,实力相当,决一雌雄可见端倪。

 

 

 

如登春台

 

如登春台 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好象春天登高远望一样,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熙熙”:形容人们奔走于显学成见所照耀的“阳光道”之上的喜乐喧闹的情景。“太牢”即猪、牛、羊三牲,喻盛宴之美食。“如享太牢”喻指人们照搬照吞显学成见就像享用着盛宴的美食一样。这句话可以通俗地解释为:众人欢欢乐乐,兴高采烈的样子,就像参加丰盛的筵席,享用着祭祀之后的猪牛羊,就像游览美妙的景色。

例句:

1﹑见到她,就如登春台一般,心情格外美好。

2﹑到九寨沟旅游,无论什么季节,心情都如登春台一般。

    3﹑成都的春熙路,源自老子的《道德经》,“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4﹑她初次登台演唱,一点都不拘束,如登春台,充满激情和喜悦。

 

 

飘风聚雨

 

飘风骤雨 飘风:疾风。骤:迅疾,猛快。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亦作暴风聚雨。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思是: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老子用自然界狂风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实作比喻,告诫统治者少以强制性的法令横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静无为”之政,才符合于自然规律,才能使百姓安然畅适。倘若以法令戒律强制人民,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那么人民就会以背戾抗拒的行动对待统治者,暴政将不会持久。

例句:

1﹑唐·李白《草书歌行》:暴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2﹑1948年,周立波完成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创作,这是一部革命文学的经典作品。

3﹑他居无定所,你跟了他,以后少不了过飘风聚雨的日子。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即客观规律。法:效法。自然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科学,而是指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自然不需要效法谁,是道运行的表现,是道效法的对象。自然是万物的表象,道是至高无上的,是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它蕴含在自然中,道也是本然,道法自然世道本来的样子。寓意在于做人做事不要勉强和强迫,要顺其自然。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要服从于地;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要服从于天;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要服从于道;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要服从于自然。

对于君王来说,虽然统御万民,掌管社稷,却应该服从天地,更要遵循大道。对于个人来说,不要勉为其难,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情,规规矩矩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一定要懂得天地人自然的运行规律,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使主管符合客观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获得事业的成功。

例句:

1﹑须知道法自然,不强迫自己做违背规律的事情。

2﹑道法自然是许多人的座右铭。

 

知白守黑

 

知白守黑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意思是:明白什么是白,也就是什么是正道,什么是正确的、可以做的,谨守着不堕入黑暗,不要坠入邪恶,去做坏事,这是为人处事立身天下的定式、基本守则。

也可以解释为:虽然明知事理,却保持沉默。这是道家主张的消极无为的处世态度。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多用于处世不露锋芒﹑韬光养晦方面。

例句:

1﹑宋·苏轼《谷庵铭》:“堂虽白矣庵自黑,知白守黑名曰谷。”

2﹑清·钱谦益《眼镜篇送张异度》:“知白守黑通重玄,眼有瘴膜得镜蠲。”

   

 

 

去甚去泰

 

去甚去泰 去,除掉。甚、泰,过分。指做事不能太过分。褒义,用来强调把握尺度,不偏不倚。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意思是:真正得道、悟道而行道的人,了解世间的冷热疾苦,懂得事情的好、坏、利、弊,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事情不会去做。启示人们只有走在中道上,才不会碰壁。

例句:

1﹑《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2﹑晋.左思《魏都赋》:“匪朴匪斫,去泰去甚;木无雕鎪,土无绨锦。”

3﹑唐·姚元崇《口箴》:“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

4﹑凡是做到去甚去泰,不偏不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5﹑年轻的时候,只知道开拓进取,身上到处长满了菱角。到了老年,才懂得了去甚去泰的益处。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 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意思是: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达到获胜的目的,不敢以武力逞强。达到目的不要妄自尊大,不要自我夸耀,不要骄傲自满,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不要逞强,事物强大到极点就会走向衰亡。这就是无道,舞蹈就会衰亡的很早。这就其实我们:做人做事都要以德服人,这样才能受人欢迎尊敬。

例句:

1﹑南宋宁宗朝时,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檄文中有“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2﹑明·王士桢《鸣凤记·献首祭告》:“天道好还,如寄,人心公论难违。” 

 

 

佳兵不祥

 

   佳兵不祥 兵:兵器,也指兵事和战争。意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非祥事。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意思是:兵之用武器,是不祥之物,人人都厌恶它,所以得道行之人都不去碰它。

从此可以看出,老子是不主张主战用兵的,是反对战争的。但老子毕竟是伟大的哲学家,看问题是辩证的。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所以,老子又说,战争“不得已而用之”,也是为了结束战争。用兵者应当“恬淡为止”,战胜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否则就是喜欢用武杀人,变为无道之人。

例句:

1﹑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1回:“然佳兵不详,不戟自焚,民国以来,曷有军阀而得好结果者?”

2﹑一个世纪以来,超级大国到处侵略,但佳兵不祥,自己也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知止不殆

 

   知止不殆 止:止境,限度。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名望和生命谁更值得亲近呢?生命与财货谁更值得赞美呢?得到与失去谁更值得担忧呢?过分爱惜名声就要付出很大耗费,过多贮藏财物一旦损失也必然巨大。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

例句:

1﹑《汉书·疏广传》:“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亦作“知足不殆”。

3﹑明·赵弼《两教辨》:“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做到知止不殆的人,才是有福之人。

 

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高明、聪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很智慧,而了解自己的人才叫高明。

    让我们看两个历史上自知之明的事例,会加深对这句成语的理解: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陶渊明,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一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

例句:

1﹑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2﹑他从来都没用自知之明,怎么不失败?

 

 

淡而无味

 

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 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意思是:掌握了“道”,天下就会前来归附,即使所有人都来归附,也都会相安无事,天下会安定太平。声色美食只能一时留住人的脚步,“道”说出来平淡无奇,也不值得看,不值得听,但可以受用终身。

有位老书生怀揣一颗冷淡的心,认为别人的话语是淡而无味的。有一天,他听客人说一条盐船被撞破之后所载的盐都倒进河里了。他摇摇头说:“淡而无味”。这种冷淡的人生态度是不足取的,有情趣的人才会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例句:

1﹑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2﹑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将夺固与

 

将夺固与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意思是:想要收拢的,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的,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的,必须暂且兴盛它;想要夺取的,必须暂且给予它。这是微妙简明的道理。

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欲擒故纵与将夺固与是一个意思,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例句:

1﹑懂得了取与之术的玄妙性和有效性,就能够赢得胜利。蒋介石围攻延安,毛泽东将夺固与,主动撤离延安,让胡宗南去占领。结果不到三年时间,把蒋介石感到了台湾岛,解放了中国。

2﹑元·耶律楚材《谢西方器之赠阮杖》:“将夺固与此理玄,殷勤携赠陈与田。” 

 

 

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 存:留在心里。亡相当于忘。若即或,有时的意思。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意思是:世上有三种人对“道”持有三种态度。悟性好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就积极努力地去实践;悟性一般的人听了道的理论,有时候相信,有时候不相信;悟性很差的人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就会大笑起来。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是因为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例句:

1、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2、晋·干宝《搜神记》卷一:“ 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

3、明·李贽《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4、对不靠谱的人的话,应持若存若亡的态度。

5、他呀,对谁都是那样,若存若无,疑心太重,不可深交。

 

大器晚成 大音稀声

 

大器晚成 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这两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意思是: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东西,总是最后才完成;最美妙的音乐,反而听来只有几个很简单的音符;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体。

例句:

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2、齐白石大器晚成,干了一辈子木匠,到老了却成了艺术大师,名冠天下。

3、你懂得大音希声的道理吗?整天嗷嗷乱叫,谁听你的!

 

 

 

 

知足不辱

 

 知足不辱 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表示不要有贪心。褒义,用于劝诫为人方面。也作知止不殆、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知足不辱、知足知止。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不会遭到危险。明白这些道理才可以保持安全长久。

例句:

1、《汉书·疏广传》:“吾闻‘知足不辱’,‘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

3、《警世通言》卷三一:“常言道:‘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

4、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 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意思是:最正直的东西,就好像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就好像最笨拙似的;最卓越的辩才,看起来就好像很木讷似的。老子在这里讲的是人生智慧,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负面的、不足的,在老子看来实际上是智慧、是“有余”。

人觉悟之后会认识到:外表聪明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威胁感,被人提防,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种聪明实际上是小聪明。真正的智者,遇事算大不算小,处事低调,为人豁达,做事有节适度。是大巧若拙的境界。

例句:

1、《庄子·胠箧》:“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2、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正行二体始见于钟(繇)书,其书之大巧若拙,后人莫及。”

3、清·谭嗣同《治言》:“观乎龙门之凿,然后知大巧若拙也。”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 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所以,懂得了知足常乐道理的富足,才是最长久的富足。

这种观点对于春秋时代贪得无厌的统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劝诫或者说是一种抗议。在今天,这种观点对于生命个体情绪的稳定和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布衣桑饭,可乐终身”,这是古人知足常乐的表现。明朝金溪人胡九韶,家境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一天三餐菜粥,何谈清福?胡九韶认为: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就是清福。

    例句:

1、能做到知足常乐,生活就不会忧虑,心情总是那么快乐,能不长寿吗?

2、我没有那么高的心气,知足常乐就是幸福的。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 出:出现于世上,也就是生。入:入于地下,也就是死。指从出生到老死的人生过程;后借以形容冒着极大危险,随时有死的可能;多用以赞扬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意思是人的一生从出世开始,到入于地下而结束。属于长寿的人占到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人占到十分之三,本来属于长寿的可是最终短命的,又占了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很多人把个体的生命放在太突出的位置上了。

例句:

1、没有先烈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就不会有和平时代的到来,更谈不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2、老红军们品德高尚,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和平年代,从不居功自傲,依然兢兢业业做贡献。

 

 

祸福相依

 

   祸福相依 依:依傍。灾祸幸福相依傍,相互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灾祸啊,幸运的事事情就包含在里面;幸福啊,危机就藏伏在它的深处。这一辩证观点主要宣扬世界的不确定性,世事难料,谁也不能预测未来。老子的这一哲学命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祸福相依的最好注解:

边境一户人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慰问他。有个精通相术的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例句:

1、老子福祸相依的哲学观点,充溢着辨证色彩。我们要审时度势,善于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坏事变成好事。

2、不要高兴得太早了,祸福相依,谁知道未来会怎样?

 

 

   

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 亦作深根固柢。根:树根向四边伸的叫做根,向下扎的叫做柢(蒂)。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积重难返、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坚不可摧、根深叶茂都是它的近义词。而头重脚轻、摇摇欲坠、摇摆不定、腾云驾雾则是它的反义词。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意思是:依据“道”来治理国家,国家就可以长久延续下去。这就叫做根柢牢固,这就是长久存在的道理。

例句:

1、《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2、鲁迅《两地书·十一》:“但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3、传统思想在老先生脑子里根深蒂固,不好做他的思想工作。

4、美国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背后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根源。种族问题将成为美国难以破解的社会难题,甚至成为社会冲突的爆发点。 

 

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 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意思是: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只用德来报答怨恨。以德报怨,是老子顺应自然思想的体现,可以说是老子的人生观。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李世民让魏征做丞相是历史上以德报怨的典范。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登上了帝位。而魏征是李建成的手下,曾建议李建成灭了李世民。但结果却相反。李世民不仅灭了哥哥弟弟,而且将他们的儿子家眷全部消灭,婴儿也不能幸免。按说这样的人对魏征,应该更是仇恨的。结果因为爱才,以德报怨,竟然成就了一段君臣配合无邪的千古佳话。

例句:

1、尽管她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但现在她毕竟走投无路,来投靠你了。你不要以怨报怨,要开阔心胸,以德报怨,给她生活的希望。

2、懂得以德抱怨的人,才会朋友遍天下,事业鼎盛。

 

轻诺寡信

 

轻诺寡信 轻诺,指轻易许诺。寡信,指很少守信用。信:守信约,守信用。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意思是:轻易许下的承诺必然很少能兑现,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

老子的话是非常具有哲理性的。他说了"轻诺必寡信"之后,接着就说"多易必多难",即把事情认为地或者形容地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前半句话教育我们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了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去了信义,后半句教育我们不要轻视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或者对手,否则我们肯定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缺乏后劲和必要的准备而失败。

例句: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吾家非轻诺寡信。”  

2、轻诺寡信,是办不成事情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老子大生于小的观点,形象地说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重大的。比如:司马迁遭受宫刑,是奇耻大辱,可是,他知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最终,从屈辱中跨出了一步,坚持不懈,撰写了鸿篇巨制《史记》,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例句:

1、成就事业就要做好每件事,须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成绩怎么能好。

  

 

慎终如始

 

 慎终如始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亦作慎终慎始。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意思是:从始至终毫无懈怠,就不会有衰败之事。老子崇尚无为,凡是从点滴做起,善始善终,不急不躁,才会不败而成。这其实也是无为思想的表现。

大道至简,行之不易。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风云激荡到岁月静好,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绘就出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离不开慎终如始的优良传统。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刻保持警醒,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党员干部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例句:

1、只有慎终如始,才能做成事,做大事,做好事。

2、干一件事情,要慎终慎始,不要蛇头虎尾,遭人嫌。

   

 

俭故能广

 

俭故能广 俭:节俭,同“简”。广:宽广,广泛。指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又解为行事简单方可广博。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意思是: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保持柔慈就会全力以赴;保持俭约,天下万物就能够广泛地为我所用。老子认为慈和俭是道赋予人类的天性,具备了慈就会变得勇,具备了俭就会变得广,这无疑是人性的光辉,应该发扬光大。

例句:

1、老张家过去穷得叮咣响,现在富甲一方,不能不说是人家俭故能广啊!

2、任何时候都要遵循俭故能广的古训,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

 

 

寸进尺退

 

   寸进尺退 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比喻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利益,没有大局观念。相近的成语是得寸进尺,多比喻贪欲无止境;也谓努力不懈,循序渐进。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意思是:领兵打仗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敢主动进犯,而愿意坚守,不敢前进一步而宁愿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无需排列;虽然有臂膀,却无需奋举;虽然面临敌人,却无需厮杀,虽然有兵器,却无需执握。面对春秋时期危机四伏的动荡形势,老子提出了以退为进的斗争方式和处世哲学。不执著地面对纷争,视野才不受局限,才可以随时根据局势调整策略。

同样,贪欲无止境的话,得到一寸就想再进一尺。茅盾《劫后拾遗》:“不过小赵的话尽管有理,新来者还是得寸进尺。”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此言专制国虽或偶得英明神武之主,行开明专制,国运骤进,然不能以此自安,以其不能常也。法治国虽进不必骤,而得寸进尺、计日程功。两者比较,惟法治可以为安也。”

例句:

1、我们不会寸进尺退,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2、从大局出发,寸进尺退只是暂时的。

 

 

  

被褐怀玉

 

被褐怀玉 被同披,穿在身上。褐:粗布衣服,穷人所穿。怀:怀揣。玉:美玉,指精神上的宝物。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意思是:理解我的太少,而能导循我的道理的人就更为难得。因此得道的圣人就像外面穿着粗布衣服,怀里却揣着稀世美玉。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的感叹并非孤芳自赏式的无病呻吟,他学识渊博,为人谦和睿智,在这里是启迪后人永远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

例句:

1、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2、宋·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寰宇至广,俊彦如林,或以恬退滞淹,或以孤寒遗逸,被褐怀玉,岂能周知。”

3、清·钱谦益《〈孙子长诗〉序》:“子长 被褐怀玉,不自矜重。”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广大,宽大。疏:稀疏。漏:漏失。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意思是:自然广阔无边,看似宽疏却无一丝漏失。

老子认为,人世上的一切都符合一种宇宙自然规律,这种规律控制着整个宇宙的演化,任何违背这种规律的人和事物都会遭受相应的惩罚。因此,老子主张以自然之理来应对人世,为人处世应该顺天道而行之。

例句:

1、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你可记得三年前蔡指挥的事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说。”

2、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人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那是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他逃到哪里,都逃不脱法律的惩罚。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 国家小,人民少。

出自《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意思是:治理土地小、人民少的国家首先要珍视人民,这样,有人民不是被用来作奴隶,也不是被武装起来去打仗,这样子的话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用不上了。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这里反映了我国古代原始社会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也是老子的理想国。  

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勾勒出一个封闭、自然、恬静、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内容的影响,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例句:

1、宋·陆游《静镇堂记》:“则虽弊精神,劳思虑,而不足以理小国寡民,况任天下之重乎?”

2、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小国寡民的思想已经落后了。

 

 

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相闻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指人烟稠密。

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这两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思是: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但他们各自吃自己国家丰富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按照自己的风俗生活,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发生联系。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各个民族和每一个国家都在书写着开疆拓土的历史,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情景从来都不是现实。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时代,诺大个地球变成了小小的村落,国家与国家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利益攸关的命运联合体。所以,开放共赢才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国策。

例句:

1、晋·陶潜《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作者戚建庄。

 

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