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综合
戚建庄编著《成语河南》之诸子百家孔子篇
2021-01-15 11:30:15 | 作者: | 来源: 农村新闻网 | 我要分享

 戚建庄编著《成语河南》

之诸子百家孔子篇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被尊为儒家始祖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以下所选为孔子周游列国在河南境内发生的成语,均记载在《论语》中。

 

近悦远来

 

近悦远来 邻近的人由于受到恩惠而喜悦,远方的人也闻风赶来归附。“近悦远来”亦作“悦近来远”“悦尼来远”。

出自《论语·子路》。《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子路》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政是一个千古佳话。公元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到达楚国境内,从舞阳至方城时,因听说叶公贤明而转向北到叶县。当时,由于楚昭王病逝,叶公作为楚国治理北方的最高长官,负责了对孔子的接待工作。叶公的名字叫沈诸梁,荫承父功,主政叶邑,施惠政于民,时人称贤良,并尊称其为叶公。叶公久慕孔子贤名,在接待孔子时,就向孔子问询“为政之道”,孔子答:“近悦远来”。叶公非常同意孔子的回答。恰巧叶县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小孩,因有只迷路的羊误如其家门,小孩的父亲赶快把家门关闭,想把迷羊据为己有。丢失羊的人沿路寻找,来到小孩家门口,小孩听到寻羊之声,就开门告知寻羊的人:“你的羊跑进我家了!”随即将羊赶出门外送给了失主。叶县的人们称赞这个小孩“率直”。叶公以此为题来请教孔子的看法。孔子说:“我们那里的率直就是父替子隐过曰父慈,子替父隐错曰子孝,父慈子孝,率直就含在其中。”叶公不赞成孔子的回答。过了几天,叶公遇到孔子的学生子路,就问一些与孔子的为人处世有关的理念问题,子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未回答叶公。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何不这样回答叶公,说你的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然而,时年63岁的孔子与年仅39岁的叶公在理念上差距甚巨,无法相互认同,致使孔子只好整装告别叶公,离开叶县,另谋发展。但叶公问政的佳话盛传不衰,叶县至今尚有古迹“问政门石碑”的遗存。

“近悦远来”这个通俗的成语,包含着辩证而深刻的哲理: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大家衣食丰足,幸福康乐,就能把外面的人招引来,献计出力。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泰民安,就能吸引人才,吸引外资,得道多助,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不也是我们今天所期望的境界吗?

例句:

1﹑《韩非子·难三》中说:“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

2﹑《魏书·杨椿传》:“是以先朝居之于荒服之间者,正欲悦近来远,招附殊俗,亦以别华戎,异内外也。”

3﹑唐·李徵古《庐江宴集记》:“当是时,烈祖皇帝犹秉吴政,筑大防以壅才俊,张宏网以罟英俊,近悦远来,云附影从。”

  

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 名即名分,指人的名位及其应守的职分。顺即合理。这句成语的原意是:在名分上用词得当,言语就顺理成章了。亦作“名不正则言不顺”或“名不正而言不顺”,意思是: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来人们多用这句成语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出自《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历史故事。子路问孔子:“假如卫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首先干哪件事?”孔子道:“我一定首先要正名,纠正名义上的混乱。”子路道:“您这人怎么这样迂啊,正名不正名有什么了不起?”孔子告诉他:“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看到春秋时旧的一套君君臣臣的等级制度遭到破坏,使他追慕西周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因此,他首先提出正名问题,认为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世经常用“名正言顺”指做事名义正当,理由充分。

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东)人,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自幼忠厚善良,勇武豪爽,孝敬父母,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他性格急躁,说话耿直粗鲁,时常受到孔子的批评,但孔子还是十分赞许他“当仁不让于师”的治学态度,认为子路的品德和学问已经登上“正大光明”的境界。从公元前493年开始,卫国处于一场持久的争夺君位的政治动荡中。公元前480年,在外政治避难的卫太子蒯聩回国,欲废子卫出公而自立,便勾结其姊悝母将出宫的权臣孔悝软禁,强逼其背叛。当时,子路为孔悝的平阳邑宰,在救援孔悝的搏斗中遇难,终年63岁。现在,在濮阳市区的戚城的东北处,有子路墓祠。

例句:

1﹑干什么事情都要名正言顺,才不受责备。

2﹑只有遵纪守法,才能名正言顺取得成功。

 

 

 

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或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意思是: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患得患失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典故: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夏王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让他射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并定下赏罚规则:如果射中就赏赐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就削减一千户的封地。后羿听了夏王的话,面色变得凝重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箭射出去却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这是为什么。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

例句:

1、鲁迅《两地书》六○: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

2、患得患失,干不了大事,登不上台面。

  

 

成仁取义

 

 成仁取义 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意思是: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卫灵公(前540-前493年),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现河南濮阳市境内)第二十八代国君。

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住的时间最长。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说:“先生,您讲的仁德、忠义都是极好的。人人相爱,以仁义待人,确实是一种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假如仁德与生命两者发生了冲突,该怎样处理呢?”孔子严肃地回答说:“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弟子恭敬地给孔子施礼,表示敬服。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贡又问先生说:“仁德一定是很难得到的吧?我们应当怎样去培养它呢?”孔子回答说:“培养仁德可以从头做起。比如说,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计,必须先有得心应手的工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大夫中的贤者去敬奉他;对于自己来说,就应该挑选那些士人当中的仁者交朋友。这样,才会培养起仁德来。”

例句:

1、姚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大丈夫既然以身许国,七尺微躯不敢私有。成仁取义之理,略知一二。” 

2、民族英雄在危难时刻,总是选择成仁取义,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子张又问:“怎样做到恭、宽、信、敏、惠呢?”孔子解释说:“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情的心叫敏;没有苛刻的心叫惠。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点的谦让之心。即使老师在面前,也不必同他谦让。”孔子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但是,在仁德面前,众人平等,不必谦让于师长。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例句:

1、《后汉书·曹褒传》:“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

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

 

君子固穷

 

 君子固穷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出自《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即使穷途末路,依然固守节操和本分,小人身处逆境,就容易想入非非,胡作非为。”

孟之认为“贫”与“穷”意义不同。“贫”专指穷困、没钱;“穷”则与“达”相对,指没有官职、功名。君子固穷也可以理解为:在昏暗的政治环境中,虽然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必须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操守,不随波逐流,为几斗米而折腰,献媚事权贵。

例句:

1、鲁迅《孔乙己》:“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2、君子固穷是一种胸怀和气度,不是随便就可以做到的。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 央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与其被动地期望他人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将责任推给他人,不如主动地自我实现,完成所期待的结果。

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文子何人?历代争论不休:《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原注谓:“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而刘向《别录》,则据《墨子》提及文子,说他是子夏弟子。《隋书•经籍志》著录《文子》有十二卷,称之为老子弟子。不管如何,此处所说还是有益后人的。

前句孔子的话意思是: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后句文子的话意思是怨人不如怨自己,求别人不如求自己。

例句:

1、清·郑燮《题画·篱竹》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自己。

2、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俗语说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成语告诫人们要未雨绸缪,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记了人生的愿景。

三国时期,曹操用40万兵攻打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对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修筑船坞,孙权称赞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有远见。”于是连夜修建。等魏军到时,船坞已修好,魏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如果一个人缺少了理想追求与人生规划,无论是将来还是眼前,都会付出痛苦的代价。

例句: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干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2、他是个愣头青,火气一上来就照前不顾后,不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 推:推想;及:到。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自《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一个历史故事来阐释:

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停。

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晏子走近,若有所思的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的追问: “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晏子知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地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例句:

1、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够搞好团结。

2、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 总是会推己及人地为别人着想。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出自《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意思是: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凡事要忍耐、包容,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别扭搞坏的。另一方面,做事要有忍劲,善于当机立断,才能成事。否则,不能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

历史上不乏隐忍的事例,比如:

有一次,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行宫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便产生了猜疑,妃子王氏是李渊的外甥女,就把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怕过早起事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使隋炀帝放松了警惕,才有了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例句:

1、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回《卫灵公》:“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到如今已是塔尖了,不久开交。”

2、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必须接受现实,以忍为上。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在孔子以前,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是贵族子弟,平民百姓是没有权利接受教育的。孔子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打破了这一格局,开辟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孔子言行一致,他门下弟子三千,来自春秋各国各个阶层,有贤有愚,有贫有富,有乡村野人,也有贵族子弟,还有在当时社会不入流的商人,孔子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毫无保留的向弟子们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德行,并且还不收学费,所以他们师生肝胆相照,胜过父子之情。

例句:

1、清·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

2、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在中国教育史上功绩卓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在毗邻的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给勤劳,时常给西瓜除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国的亭卒懒惰,无人愿意管理瓜田,瓜秧又细又弱。楚人出于嫉妒,趁夜越过边界把梁国的瓜秧全都扯断了。梁国人发现后,气愤地报告了当地县令,准备把楚国的瓜秧也扯断。县令劝解说:“我们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都要悄悄地给他们的瓜地浇水、除草,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亭卒们觉得县令的话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话去做了。几天过去了,楚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是梁国人悄悄地为他们浇的。楚国边县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以后,既感到惭愧而又敬佩梁国人。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报给了楚王。楚王听了,深为梁国和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地备了一份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并深表酬谢。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从自己的好恶出发,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只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就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尊敬。

例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喝酒也不要敬人家酒。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别人的尊敬。

图为作者戚建庄。

 

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