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村经济网首页 > 综合
探访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2019-09-17 12:19:24 | 作者: | 来源: | 我要分享

  1960年,刘少奇到洛阳视察时,谈起1938年他赴竹沟任中原局书记途径渑池时,在渑池居住了一个时期,期间曾召开中共豫西特委会议、举办党训班,首次宣讲了《共产党员的修养》。

  青少年参观刘少奇旧居赵闪摄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1998年4月被三门峡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河南省命名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

  □河南日报记者王小萍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雪红本报通讯员赵闪

  在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关镇海露大街,一座“目”字形三进院落清幽古朴,门楣上挂着写有“刘少奇旧居”五个大字的匾额,旁边灰色砖墙上“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的牌子格外醒目。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196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由三处组成。一处是设在海露大街的刘少奇旧居,一处是设在海露北街的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一处是设在小寨村的兵站站部。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1985年,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成立。”9月12日,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工作人员李杰说,“战争年代,兵站站部和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周围全是土崖,土崖下是一排颇具规模的窑洞。险要的地势,使那里成为兵站存放物资、开会和学习的最佳场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年初,华北沦陷;1938年5月,豫东大片土地相继沦陷,河南形势严峻。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兵监部渑池第三办事处——渑池兵站在渑池县小寨村建立,这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设在豫西的一个公开机构。此后近两年时间里,渑池兵站到黄河边的南村渡口一段,成为八路军太行总部通往延安的交通要道。

  “八路军渑池兵站初建时,主要任务是训练干部士兵,一旦豫西沦陷,即为武装斗争做准备。由于抗战形势变化,日寇一时难以西犯,兵站的工作重点也有所改变,主要是中转作战物资、接送保护过往干部、掩护地方党组织召开会议等。”渑池县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上官丛蓉说。兵站从建立到撤离的近两年时间里,共接待过往干部1000余人。邓小平、杨尚昆、刘少奇、彭德怀和印度援华医生巴苏华、柯棣华等先后在兵站停留,由兵站护送过境。

  1938年11月,刘少奇赴任中原局书记途中,在渑池兵站停留近两个月。当年12月20日,他在兵站召开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又称渑池会议),会议历时7天,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将豫西特委改为豫西省委,将下属的五个中心县委改为五个地委。渑池会议在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刘少奇在渑池起草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并利用电台指导中原局的抗战工作,还主动接触一些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地方政府官员,做党的统战工作。渑池会议之后,刘少奇还指导豫西省委在渑池举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并讲授了中共党史。在第一期训练班上,刘少奇首次宣讲了《共产党员的修养》。他撰写的《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随后被修订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渑池会议和随后的两期党员训练班,为豫西各级党组织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力量,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官丛蓉介绍。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198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93年12月被三门峡市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三门峡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河南省命名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如今,这里每年有8万到10万名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学习参观,为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农村经济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